2025年的春节前,我拜访了在老家开超市的亲戚,在五线城市都不算的乡镇上,一个300平米左右的店里挤满了采购年货的人们。中午吃饭聊了1个多小时,亲戚说今年生意不好做,邻近年关,你看着人多,但是客单价算下来比往年低很多。她说的很多感受我总结一下:比如:
1、拼多多的多多买菜市场下沉很全面,商品也很全,价格透明,也更便宜。
2、大部分人爱网购、直播购物也很热,喜欢线下实际体验,线上比价。
3、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加实际,买东西更加精打细算,且不愿意将就。
4、00后、10后不热衷于走亲戚、拜年,年货需求逐年走低等等。
5、进货渠道透明,开店门槛大大降低,竞争更大。
总之,就是现在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不过看着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小超市、便利店,我大概明白了亲戚的担忧,那就是零售的卷,已经不分一线城市亦或者是偏远小镇。
现在的网络购物、直播电商、新生代消费者、新的消费习惯、新的人口变化,注定了中国现有的消费力,不足以养活那么多线下零售店,在未来肯定会有很多的线下门店“退出”。
那么当线下零售门店存在“过剩”的时候,就该等着关门大吉的那天吗?还是说坚持卖金龙鱼、伊利、王老吉吗?肯定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经过短暂的迷茫之后,我们要思考,未来的顾客喜欢什么样的零售门店?这也是我们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服务商应该考虑的问题。
首先我想肯定是商品吧?商品与人、商品与品质、商品与价格的关系肯定是几个主要因素。商品与人肯定是第一位的,只有有需求才会产生购买欲,这是一切商品交易的前提。而影响购买结果的肯定与商品本身的好坏、服务等因素密切相关。
有人说价格很重要,对,没错。但是我认为在线下实体零售店铺中,未来价格因素是排在最后的。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陪家人置办年货、采购商品一定不是为了买一堆“用不上的破铜烂铁”。特别是年轻的顾客要的从来不是最便宜,而是具有性价比。胖东来、山姆旗舰店的火爆,是因为它便宜吗?
未来不管是卖场、商超,还是便利店,这种属于货架销售的模式,一定要给予顾客足够多的“权利和空间”。这个“权利”我可以简单的阐述为顾客拥有知悉产品信息的权利、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拥有门牌提供必须服务的权利。
其中商品信息的知情权我认为是重新提振线下消费活力的一个核心。年轻人之所以喜欢线上购物除了国家的网络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文盲率下降以为,那就是商家的每款商品都有产品详情页,不仅这个产品是哪里产的、多大多长多高等基础信息以外,有的还会详细介绍使用方法、功能疗效、注意事项等,非常详尽。而线下门店往往只能看一个产品介绍,甚至与很多不正规的商品、或者拆包的商品压根就没有。就目前这个食品安全形势来说,买三无产品的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因此,当人们有了需求,去采购必需品的时候,一定会选择自己信赖的具有性价比的商品。因此零售商品货架销售,一定是要用新的商品信息展示手段的,比如电子价格标签,也就是ESL电子标签。
该系列产品自带管理系统、显示内容可以自定义编辑更新,支持二维码和条形码、数字、文字等多重显示。生产者和经营者可以把商品信息生成一个二维码,通过电子价签系统刷新到显示屏上。或者在不远的将来。当客户接近商品或者扫码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该商品的所有信息。
当然不是说我们把商品信息全部展示给顾客看,顾客就一定买。但是如果线下门店还是用纸质打印标签,就打印一个商品价格,我想这种传统模式一定是不行的。当零售门店的产品品类、商品搭配、营销活动都到位以后,决定让客户下单的一定是他认为这个商品还OK。
当门店与顾客建立了需求关系,当顾客与商品建立了信任关系,当信任与钱包建立了平等关系,那么生意一定是水到渠成的事儿。未来的智慧零售、数字化零售一定是要填平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差,让用户买的放心、用的安心。
深圳云里物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智慧零售行业17年,经过多年的行业经验,已经具备国际超大型连锁零售商超项目全球落地实施经验。近300人研发团队,从硬件、软件、到多端集成,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深受全球客户信赖的技术型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商。致力于助力数字化零售向着智能化、便利化发展。